Joe Bates is a member of the Bad River Band, a Native American Tribe residing along Lake Superior in Wisconsin. He and his community have been embroiled in a long-standing legal and public relations battle against Enbridge, a Canadian energy company, to protect their ancestral lands. This struggle has been documented in "Bad River," a documentary film released in early 2024, which showcases Bates and his fellow activists within the band. Joe joins Jay to share his personal journey of activism,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past generations of tribal and environmental activists on his own path, and the ongoing fight against Enbridge, which affects the future of water protection in America.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Bad River Band, click here. Episode Chapters (00:00) - Intro (01:19) - Joe’s activist history (04:31) -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ad River Band and their land (10:06) - How did Enbridge come to have pipes under native land against the Bad River Band’s wishes? (14:00) - The threat’s Enbridge’s Line 5 poses to the environment (18:10) - “You can’t put a price tag on what we have. What we have is priceless.” (19:23) - Joe and Jay discuss the documentary “Bad River” (22:58) - Thank you and goodbye For video episodes, watch on www.youtube.com/@therudermanfamilyfoundation Stay in touch: X: @JayRuderman | @RudermanFdn LinkedIn: Jay Ruderman | Ruderman Family Foundation Instagram: All About Change Podcast | Ruderman Family Foundation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podcast, visit https://allaboutchangepodcast.com/…
Podcasts die het beluisteren waard zijn
GESPONSORDE
“心理学×脑科学”泛科普节目, 一起重新认识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 ——Psychology as a science! 格物,即探究事物的本质。 Outside In,探索大脑,理解内心。 主播:冰枫——香港大学心理学硕士 更多心理服务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
continue reading
好久不见。上一次更新还是在2021年。没想到已经过去这么久。而大家都还在。 告别是需要勇气的。幸好,我已经把想要说的话在节目里说得差不多了。 今天,算是给Outside In画上一个句号吧。
…
continue reading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有些家长会赶紧去哄孩子;也有家长会说,别理他,让他哭;还有家长可能会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么,有没有一些值得参考的比较好的方法呢?那些所谓的“错误做法”具体又错在哪里? psy:哭,也是一种强烈而有力的表达。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为什么在那一刻,我们会有控制不住的冲动?为什么这一次后悔之后,下一次依然还是会冲动?“冲动”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原因?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克制这种“冲动”呢? psy:冲动,不只在“买买买”的时候……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促销、秒杀、限时抢购……为什么这些手段屡试不爽?它们如何激起我们的消费欲望?我们又要怎么才能在买买买的同时保持理性消费呢? psy:开心就好~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不管是被闹铃闹醒,还是被外面的声音吵醒,或者是被家里人掀被子……总之,睡觉这件大事突然被迫中断,总是让人很不愉快的,甚至起床后整个人懵懵的,还会有种惊魂未定的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有没有可能被愉快地唤醒呢? psy:粗暴伤脑~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发现孩子早恋了,该怎么办?管还是不管?管的话又该怎么管呢?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总是那么叛逆? psy:谁没有青春过呢~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每年的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的人内心是怎么想的?人在自杀前到底有没有征兆?哪些信号或许可以引起我们的重视?而面对可能存在的自杀苗头,又该如何正确干预? psy:自杀不是道德问题,更不是因为懦弱。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对某一类物品特别喜爱,在网络上也有人把它称之为“恋物”。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恋物癖”(Fetishistic Disorder)。什么是“恋物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非正常表现? psy:未成年人建议在家长指导下收听~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为什么有些孩子爱学习,有些孩子不爱学习?导致“厌学”的原因有很多,并不只有成绩差的孩子才会厌学,也并不是每个厌学的孩子都是对学习毫无兴趣…… psy:学习是一门”技术活“~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又到开学季,不管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可能在不同的年龄段,我们都会面临“不想上学”的情况。有些可能只是一种“撒娇”,但也有一些是真的不愿、不肯,甚至不敢去学校。这背后可能有哪些原因呢? psy:不只有大人会焦虑,小孩子也会哦~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为什么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同一件事情,采用完全不同的行为或态度?今天来聊一聊“双标”的话题~ psy:躲不掉的“双标”~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心理学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那“行为疗法”到底是什么意思?它的背后又是什么样的原理?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随想~ psy:行为背后总是有原因的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心理学上的“恐惧症”包含哪些?它跟我们普通的害怕有什么区别?对于某样东西,为什么有些人怕、有些人不怕?恐惧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psy:害怕的恐惧症是一种恐惧症吗?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很多没有社交焦虑的人,其实不太能够理解为什么,甚至有人会觉得是不是太矫情。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害怕社交?他们害怕的是什么?作为朋友,可以如何帮助他们一起克服呢? psy:“社恐人”生存指南~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精神障碍、心理障碍、精神病,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除了我们抑郁症、焦虑症,还有哪些常见的“精神障碍”?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psy:有“精神”的人,才有可能“精神”障碍~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放暑假啦!可能许多家长又开始头疼了,孩子天天在家闹腾,该怎么办呢?其实道理上大家都懂,可为什么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效果不如我们的预期?来听听应用心理学专家都有哪些小妙招~ psy:你为什么要做一个“听话”的人?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紧张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有哪些放松的方法?为什么有些人是“考试型选手”,而有些人一到重要时候就容易“掉链子”? psy:紧张的时候,问问自己,紧张些啥?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为什么孩子会在有些时候,表现得特别叛逆、反抗、不听话?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几次逆反期?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psy:你了解当初的自己吗?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一个完整的恋爱过程,它通常需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我们又会经历什么?如何顺利度过所谓“恋爱的瓶颈期”?而吵架到底会不会影响两个人的感情? psy:一起在恋爱中成长吧~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520要到了,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比较实用的勾搭技巧。和陌生人搭讪,怎么做可以让双方都不那么尴尬?在聊天的过程中,又有哪些表达的技巧,可以让交谈变得更愉快? psy:和人类聊天,真的好累~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我们都知道情商很重要,也想成为高情商的人,可问题是,应该怎么做呢?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自己的情商?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具体的方法~ psy:记得做好笔记哦!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情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对于“情商”的理解是否准确?可能存在着哪些常见的误解呢? psy:智商高有什么了不起,情商高才是王道~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你了解自己的性格吗?到底什么是内向性格?什么是外向性格?通常人们都有哪些误解?内向和外向,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又分别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呢? psy:双重性格是什么鬼……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很多时候,我们心里不想做某件事,可是又不知该如何拒绝。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如何正确表达拒绝,而不伤害彼此感情呢? psy:也许别人并没有我们想象得脆弱哦~ 本系列对话为2015-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会有心理问题吗?他们会如何处理?对于心理咨询通常会有哪些误解? psy:别再误解心理咨询了~ 本系列访谈为2015-2016年录制,经后期重新制作
…
continue reading
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星座、八字?为什么明明感觉是“迷信”的说法,有时候却还挺“准”的?如果“迷信”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这个现象就一定不是偶然,它的背后一定有着某些客观规律。就来说一说这“迷信背后的科学”。
…
continue reading
“从众”是一个在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但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不同的人处于群体中时,会神奇地表现出一致行为?什么样的情况下,人们会从众?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从众行为呢? psy:人从众……
…
continue reading
为什么生日的第三个愿望不可以说出来?为什么每次立的 flag 都会倒掉?愿望说出来之后,真的就会不灵了吗? psy:不能说的秘密~
…
continue reading
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渴”?“口渴”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作为人类,我们如何维持身体的“水平衡”? psy:不吃饭和不喝水,你会选哪一个?
…
continue reading
谣言说多了,会变成真理吗?相信很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说“不会”!因为假的终究是假的,不可能变成真的。那么,同一则谣言看到很多次,你会越来越相信它有可能是真的吗? psy:真相,有时候就是虚幻的。 P.S. 结尾有重要信息~ 勘误:01:45左右应为“杜克大学”。由于 Duke University 位于 Durham 因而口误了……
…
continue reading
关于鼠有不少成语,其中有一个叫“鼠目寸光”,形容人目光短浅。为什么我们要用鼠来形容目光短浅?鼠目真的只有寸光吗? psy:就算视力不好,人类也抓不到我! ~ 更多图片及视频可前往同名订阅号 ~
…
continue reading
新的一年又要来了,你想好新年愿望了吗?曾经许下的愿望,它们都实现了吗?在即将到来的新年,你的愿望是什么?它有可能实现吗?或者说,你有没有认真地想过如何去实现它? psy:收下这份《愿望达成指南》~
…
continue reading
“以牙还牙”和“知恩图报”,听起来完全相反,但仔细想想,它们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你怎么对我,我便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可是,“报恩”和“报仇”真的是一样的吗?相比于报恩,我们是否更记仇?还是说,相比于报仇,我们更懂得感恩呢? psy:人类的“双重标准” Chernyak, N., Leimgruber, K. L., Dunham, Y. C., Hu, J., & Blake, P. R. (2019). Paying Back People Who Harmed Us but Not People Who Helped Us: Direct Negative Reciprocity Precedes Direct Positive Reciprocity in Early Develop…
…
continue reading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自己没有偏见,可是,你真的没有偏见吗? - psy:克服偏见的第一步,是承认自己有偏见。 IAT测试:https://implicit.harvard.edu/implicit/china/
…
continue reading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带有“偏见”的行为。偏见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我们要给不同的人分不同的类? psy:“刻板印象”让我们更高效。
…
continue reading
我们为什么会说话?模仿可以让我们学会语音语调,却不能让我们明白它的涵义。在一片杂乱无章的声音中,作为婴儿的我们是如何学会正确断句,并且明白这些名词所指代的真正对象? psy:有时候,你真的不比三岁小孩。
…
continue reading
“多重人格”真的存在吗?我们有没有客观的证据,证明它是存在的?影视剧里的“多重人格”到底靠不靠谱?“人格”间的转换是如何实现的? psy:也许,你只是自己的一个alter
…
continue reading
你以为你听到的,就是真实的吗?眼睛会有错觉,耳朵难道没有吗?一起来调(zhe)戏(mo)耳朵吧! psy:原来我们一直活在脑补的谎言中……
…
continue reading
不希望被冷落,同时又害怕被关注;想要交朋友,可是又害怕社交。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矛盾?我们渴望与焦虑的究竟是什么? psy:别想多了,没有人在看你。
…
continue reading
手指不小心划破了,会习惯性地用嘴巴吹一吹,再甩一甩,好像疼痛的感觉会轻一些。这究竟是心理作用,还是吹一吹、甩一甩,真的可以止痛呢? psy:所以抖腿是因为腿痛?
…
continue reading
“量子波动速读”最近很火。大多数人一眼就瞧出是个骗局,可为什么还有人报名参加?为什么总有人会心甘情愿地交上大笔“智商税”?甚至交完之后还觉得特别值得? psy:花钱买开心,不行吗?
…
continue reading
疼痛,通常被认为是不愉快的感受,但有些时候,我们会人为制造疼痛来获得某种满足,比如掐一掐蚊子块、摸一摸清凉油、喝一口麻辣烫……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疼痛可以给人带来特殊的爽感? psy:因为人类喜欢自虐啊……
…
continue reading
还记不记得,上一次感觉到痛是在什么时候?可能是摔了一跤、撞了一下,或者手指被考卷割破了,当然,也可能是胃痛、头痛、心痛……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痛”,有些很具体,有些比较抽象。那些说不清的“痛”,究竟是不是痛?还有哪些常见的感觉,其实也和“痛”有关?“痛”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psy:痛一下,其实挺爽的……
…
continue reading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或者说,生活在人群中,我们或多或少会在意别人的评价,而这背后的心理机制是我们能够推测他人的想法。那么,四五岁的孩子会不会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形象?他们的出发点是否也和大人们一样呢? psy:孩子都是小人精…… 论文原文: [1] Asaba, M., & Gweon, H. (2018). Look, I can do it! Young children forego opportunities to teach others to demonstrate their own competence. In T.T. Rogers, M. Rau, X. Zhu, & C. W. Kalish (Eds.), Proceedings of the 40th Annual Co…
…
continue reading
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吗?为什么做作业的时候经常会分心?有没有办法让注意力更集中呢? psy:问问注意力,它想要集中吗?
…
continue reading
为什么我们能闻到小时候的味道?为什么嗅觉可以预测疾病?嗅觉的灵敏度和什么有关?假如失去嗅觉,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psy:就算直立行走,人类还是嗅觉动物
…
continue reading
气体分子进入鼻腔后,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为什么鼻子塞住,吃什么都没味道?嗅觉,是最早出现的感觉功能吗?喜欢吃香菜,是因为基因有缺陷吗? psy:你对气味,有小怪癖吗?~
…
continue reading
深吸一口气,你闻到了什么? psy:“气味三棱镜”挺有创意的~
…
continue reading
牛郎织女的故事会让人想到“小别胜新婚”。为什么小别胜新婚呢?因为距离产生美!那么,为什么距离会产生美呢?“审美疲劳”又是怎么一回事? psy:七夕快乐!
…
continue reading
为什么我们喜欢带有节奏感的东西?所谓“节奏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它需要我们具备哪些最基本的技能? psy:人和人之间,也有“节奏”哦~ 公告:Outside In 下周停更,冰枫要去枫叶国休假了(激动~~~) 困惑:一个人碎碎念,和两个对着说,声音果然不一样? 无奈:好像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语速,说着说着就赶火车了……
…
continue reading